<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176553860227149&ev=PageView&noscript=1" />

輕鬆升中2025|升中策略分析逐點睇

2024/12/30/ 12:23:22學友社名譽社長 伍德基


小六學生及家長正為升中選校思量既要在1月份申請升中自行分配學位,要費神選擇最多兩所最心儀的中學,4、5月份統一派位階段又或需揀選甲、乙兩部合共最多33個選校意願。究竟如何取捨,又如何提高獲派機會,所選中學是否適合子女,都是一大籮問題,有待破解。


筆者試就升中選校涉及之疑難,分析如下︰


Live重溫︰學友社「輕鬆升中」EP4:統一派位策略網上講座


(一)爭取自行分配學位

2024年1月2日至1月16日,升中家長可向最多兩所心儀中學申請,中學則按其收生準則甄選其最多30%學額。過往近九成的家長會利用此階段的機會報名,平均報1.85所中學(家長可以只報一所最心儀中學)。由於中學不可以設筆試而多設面試,不少家長都會協助子女適應面試的要求。家長將於3月27日接獲通知自行分配學位申請的正取結果,屆時毋須參加4、5月的統一派位(但要交回簽署的表格)。


(二)熟悉中一派位機制

學生按全港及分區成績分別被編成全港及區域性的第1、2及3組別(Band),並以「男女混合」編組,根據學生在校內小五下及小六上(、下)學期呈分上報成績,結合所屬小學過去兩年升中學生在中一編班試的抽樣的平均成績作出調整。一般而言,小學校方或許可以提供學生的成績組別的大概估計給家長參考。例如,一所整體成績在區內屬中游的小學,其首三分之一成績的學生估計屬第1組別,如此類推。


電腦派位時,當以第1組別學生先行獲配中一學位,按其意願優先編配。第1組別內之學生,則以「隨機電腦編號」再排先後次序。若學生成績實際名次高,但隨機編號「不幸」抽得較後的話,其派位優先次序會反而不及同一組別學生而成績實際名次稍遜者。所以,若然估計自己子女屬第1組別,仍須加入「Band1頭、Band1尾」之考慮因素呢。


(三)意願派位成功率

填寫甲部(跨區網/本區網)三個及乙部(本區網)30個選校意願,兩者首三個意願選擇至為重要(甲部學額為該中學經自行分配派位後所餘的10%,乙部則為90%。以一般中學自行分配學額佔30%計,甲部學額實為7%,乙部則為63%)。過往資料顯示,逾六成半學生獲統一派位派第一意願,首三意願亦近九成,相信與家長們量力而為有關吧。家長切記要填滿乙部30個學校之意願,否則會有機會全部落空。


資料來源︰教育局


(四)意願編配有道

要善用首三個意願,應要知己知彼。知己者,要掌握自己子女的派位組別估計、語文能力及升中意願,即子女適合就讀哪類中學、成績組別估計是第1、2或3組;知彼者,要對區內甚至區外中學了解一二,它們的辦學特色、校風、競爭劇烈程度及估計成績組別之要求等。如子女只屬第2組別,首三個意願全揀「第1組別」中學,相信容易全軍盡墨吧。若然想穩中求勝,又想搏搏「心頭好」,家長首數個意願應有另一組別之中學了。較可取的首三個意願的編排原則是「一理想,二現實,三保險」。


由student.hk製圖及整理


由於甲部中學學額僅佔7%,該三個意願可採較拼博/進取型(甚至只填首一個意願),惟乙部中學選擇(學額佔63%)則宜採策略性考慮(如下表),並應填滿30個意願。


例一:如估計子女屬第1組別學生,爭取獲派首三個意願內:

意願

選校模式甲

選校模式乙

選校模式丙

選校模式丁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2+校

Band1-校

Band1校

Band1校

(取態)

(必勝型)

(穩陣型)

(進取型)

(拼搏型)


例二:如估計子女屬第2組別學生,爭取獲派首三個意願內:

意願

選校模式甲

選校模式乙

選校模式丙

選校模式丁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1-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Band2校

(取態)

(必勝型)

(穩陣型)

(進取型)

(拼搏型)

備註︰Band1+/1校:跨區網/區網內名校,英文授課為主

Band1-/2+校:跨區網/區網內受歡迎學校,中/英文授課

Band2/2-校:跨區網/區網內中游學校,校譽良好


(五)了解區內中學

現時中學資料五花八門,有教育局的視學報告、家校會的中學概覽、各報刊的中學指南,各校亦自行編印單張刊物、透過學校網頁介紹校本特色,甚至舉辦講座,家長不妨飽覽參考,亦可親身到學校了解,自行衡量。參考因素包括:學校公開試成績、學校歷史、中或英文授課班數、校風、活動、校長老師資歷及熱誠、所設科目、地區遠近、學校周遭環境、學業成就及辦學團體等等。有些小學會替學生建議某些中學,家長當然可以參考,但亦須自行衡量適合自己子女與否;切忌欠缺資料或以固有眼光評價所考慮中學,忽略了該等中學近年的變化。家長還需親身查探,最好向已就讀該校之街坊全面了解,據實分析為要。


(六)配合子女志趣能力

中學能否適合子女學業、語文等因素,家長不得不去兼顧,切勿貿然競報「名校」或「英中」,而忽略子女的能力。要知母語教學乃公認的最佳學習語言,可惜基於歷史因素,普遍家長仍視一般英中優於中中而已。對於一旦被選派中中的學生,更不應該視自己遜人一籌,皆因在六年後的中學文憑試比拼中,才真正一較成績高下,故不應妄早定勝負優劣!況且教育局推出教學語言微調政策下,已打破英中/中中分野,學校亦全面推動校本英語增潤,以貼合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


總言之,家長應該為升中子女選擇適合其能力的中學,善加選擇自行分配學位及首三個選校派位意願,放開「名校」、「英中」的包袱。更重要的是,他日子女升中之後,還須繼續關顧子女升中的適應問題,時加與中學老師溝通合作,輔助子女健康成長。



撰文︰學友社名譽社長 伍德基

編輯|圖文設計︰Alma Chong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
    發布評論
      文章目錄
      • 輕鬆升中2025|升中策略分析逐點睇
      • 輕鬆升中2025|男女校大比拼! 校風及學校地區又應如何平衡?
      • 輕鬆升中2025| 統一派位等於大抽獎? 中學校長詳細分析 即睇增加入讀心儀學校機會策略
      • 輕鬆升中2025|統一派位注意事項
      • 輕鬆升中2025|自行分配學位 選校面試10大攻略
      • 輕鬆升中2025|一文睇清中學統一派位階段重要流程及注意事項
      • 輕鬆升中2025|一文睇清升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攻略 申請重要日期
      • 輕鬆升中2025|統一派位4點不可忽視 注意常犯錯誤 中學校長︰派位絕非大抽獎
      • 輕鬆升中2025| 統一派位過往常犯錯誤 揀選心儀學校時的最佳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