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176553860227149&ev=PageView&noscript=1" />

【學友智庫】説好香港,讓學生學習建立個人「品牌」

2024/01/25/ 18:00:00學友智庫

文/吳文軒

剛過去長假期,香港各區都有特色活動:廟街夜繽紛、工展會、跨年倒數等等,規模不少,帶動市民活躍起來,亦進一步認識香港美好一面。特首在《施政報告》寄望團結力量說好香港故事。作為青年工作者,筆者建議進一步促進青年由故事的聆聽者轉化為故事的建立和宣講者,可由學校跨學科學習「品牌」開展。


讓學生掌握何謂「品牌」,如何建立品牌是一個起步點。「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塑造知名度,成功的品牌能夠凝聚群眾,更進一步影響他人的思想與行為。然而,如何讓一個品牌由無到有,由有到發揮品牌影響力,當中涉及的是一連串高階思維能力的設計與發揮,同時,建構過程涉及多方職業及專業的參與,可說是一個如何有效發揮跨學科合作的流程。


筆者認為學校可利用「品牌」作為主題,打造一個跨學科、跨年級的學與教活動。例如共同構思設計,如何為學校建立品牌,過程中訓練學生怎樣多角度客觀分析品牌的特色、優與劣及限制;也明瞭如何通過同理心聆聽及分析受眾需要、設計品牌的產品和服務、在不同情景放大品牌優勢⋯⋯


此外,筆者認為上述課程也是理想的生涯規劃和價值觀教育活動。一方面,學校可安排公私營機構介紹他們的品牌,讓學生明白到公私營機構如何在社會和市場轉變調整品牌策略,了解到品牌的發展歷程,感受當中的苦樂成敗。除此之外,品牌是一種價值的呈現,包括其用字、顏色、字體、服務流程、定價等,都反映品牌背後的良好核心價值觀。


學生除體會需要擁有良好價值觀,更要仔細思考如何透過整體及各種形式,以展現擁有的良好價值。每一個品牌亦有對應群眾,讓學生多思考品牌的對應群眾,也可避免他們只從自己角度批評一個品牌,為何不適合自己需要,培養他們從宏觀角度思考每一個品牌面對活動的主要群眾。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註冊教師、資深啟導教練,企業培訓師、院校課程發展顧問及兼教講師。


瀏覽更多學友社專家及嘉賓精彩文章 「學友智庫」專欄



撰文:吳文軒

編輯|圖文設計:Effy Au

相關標籤
創意思維
生涯規劃
教育發展
延伸閱讀
【學友智庫】教學相長  砥礪前行
【學友智庫】教學相長 砥礪前行 2025-01-02
【學友智庫】人工智能助提升教學效能
【學友智庫】人工智能助提升教學效能 2025-01-09
全人發展︱領袖是怎樣煉成的?「傑出中學生領袖」分享培訓心得與難忘體驗
全人發展︱領袖是怎樣煉成的?「傑出中學生領袖」分享培訓心得與難忘體驗 2024-12-27
熱話︱嶺南大學首辦一連四日迎新體驗 歡迎147位全球交流生
熱話︱嶺南大學首辦一連四日迎新體驗 歡迎147位全球交流生 2025-01-10
快訊︱下學年8大齊加非本地生大學學費
快訊︱下學年8大齊加非本地生大學學費 2025-01-16
臺灣升學2025|一文簡介大學三大類科和18學群、升學出路
臺灣升學2025|一文簡介大學三大類科和18學群、升學出路 2024-12-24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