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港生│認清意向轉專業 參加社團拓闊人脈

2023/12/06/ 09:30:00Ceci Chong


與不少港生一樣,劉芷瑋踏入高中階段開始規劃升學大計,她透過學校的升學就業輔導講座,認識到除了留港升學,內地亦有不同的升學途徑,而在文憑試放榜後便決定報名參加「暨大華大兩校聯招」的免試招生,最終獲暨南大學的國際金融專業錄取。不過,人生少不免會遇上一點小挫折。芷瑋在大二的時候向院校提出申請轉讀「國際新聞」專業,經過一輪申請手續和面試後,終於如願以償,大三正式讀新專業。


認清意向及興趣 向父母提出轉專業


「因為高中選修科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我當時認定大學會選擇工商管理、金融這類專業,直至上大學後發現不太跟得上課程,特別是數學方面。另外,我在大一加入了香港學生聯合會的社團,大二出任公關部負責人,大三則出任主席,課餘負責寫公函、做主持、拍攝等工作,慢慢就發現傳媒比較適合自己。起初大一、大二都採取觀望的態度,直至大三,我確定從事做傳媒工作的想法後,便向學校提出申請轉專業。」



受訪者提供照片


在轉專業的事情上,修讀「國際新聞」的港生師姐為芷瑋提供不少意見,故申請手續和面試過程均頗為順利,惟心態上卻需要作出調整。「『國際金融』屬於「理學」,『國際新聞』是「文學」,這是重大的轉變,自己都會感到焦慮。我跟父母商量,如果轉專業要再讀多兩年,要由大二開始讀起,變相他們又要辛苦多兩年,幸好父母都很支持我的決定。」


港生社團增歸屬感 兩地學生互有所長


不少港生擔心到內地升學不適應,像芷瑋事前就擔心言語不通而產生溝通問題。「內地升學和院校的問題,我一般會向在內地讀書的師兄師姐了解。我雖然會說普通話,但有時會聽不明白,因為學校及宿舍有內招生同學,我曾擔心是否能融入學校生活及和同學交流,但時間久了,自己的普通話進步不少,煩惱也消失了。」


受訪者提供照片


以前,芷瑋覺得內地的校園生活較香港沉悶,直至親身體驗後便改變之前的想法,「暨大有很多社團或者學生組織,當中涵蓋不同範疇,而我選擇參加香港學生聯合會,希望認識一些同聲同氣的香港朋友。我認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首先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樣就不會感到徬徨,可以增加歸屬感,有助融入校園生活。」


至於港生與內地生,芷瑋認為兩地的學生截然不同。「我也問過內地生對港生的印象,他們普遍認為港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很多豐富的想法。有時他們做小組作業,也會找一些香港同學同組,因為我們的想法會比較有創意。至於內地同學,他們心思則比較細密及貼地。」正因為這些差異,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補足。


學校提供實習機會 畢業後繼續升學


在暨大讀國際新聞專業,對芷瑋而言有助訓練多角度的思考,「國際新聞是以全英語教學,部分教學例子是取材自BBC的英文新聞,令我們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英語水平也進步不少。」與不少大學一樣,暨大也有提供實習的機會,「學校會推薦或者提供一些實習的崗位供有興趣的同學選擇,地點一般是在內地,包括廣東省一帶,另外,部分同學會自己尋找一些實習機會。」而剛過去的暑假,芷瑋就去了學校推薦的機構做新媒體板塊的工作。


受訪者提供照片


對於未來發展路向,芷瑋直言有些件事情令她很糾結。「我在廣州讀本科,現在認識的前輩、朋友圈子都在廣州,所以我也曾考慮過是否留在內地工作。但由於家人在香港,而且我將來打算成為公職人員,所以暫時的想法是畢業後返香港讀一年碩士課程,然後再投入職場。」


報讀專業要考慮能力 廣東省升學易適應


文憑試畢業生考慮赴內地升學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作為過來人的芷瑋建議同學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我接觸過幾位港生朋友,雖然放榜時獲得比較好的院校錄取,但上大學後跟不上,最後輾轉要改修其他專業。另外就是院校對港生的資源,因為暨大港生人數比其他院校多,所以相對而言,暨大提供予港生的資源也較豐富。例如港生組織會可以有較多資源舉辦活動及不同的就業輔導講座。最後同學亦要考量地理位置,我們在南方地方生活,突然去到北方或會難以適應,而且港生數目也較少,難找到同聲同氣的朋友。若同學在廣東升學,生活上不會有很大差異,氣候差異較少,容易適應當地生活,也減低思鄉的感覺。」


編輯|圖文設計︰Ceci Chong/Winnie Tsang

相關標籤
內地升學
大灣區升學
院校獨立招生
延伸閱讀
  • 快訊︱第30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明開幕 上千院校機構參展
  • 【學友智庫】全校參與共建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精神
  • 2024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科學星座?MBTI助你看清前路 直奔康莊大道
  • DSE放榜2024│青年學生及文憑試放榜輔導機構一覽 放榜活動大放送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