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科|中史科應該列為高中必修科嗎?
近年高中必修科變動不少,如今屆DSE通識科將成為最後一屆,高中學生將改為修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同時,有議員於立法會提出將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同時建議當局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該學科的考評機制。對於修訂建議,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予以保留,認為議題或會影響整體高中課程結構,增加學習負擔。
中史科應該列為高中必修科嗎?
有議員提出將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將科目定為高中「必修必考」,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新設學科的考評機制,以協助學生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國情。教育局對此則有所保留。
加設高中必修會導致高中課內容重疊 增加學習負擔
現時高中課程已包括很多中國歷史與文化內容,如歷史科有國家歷史和地理相關的內容,高中歷史科則涵蓋了與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相關的內容,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共產主義革命,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初、高中地理科亦有不少課題涉及國家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例如:氣候、人口流動、自然資源和工農業發展等。此外,學生通過藝術教育學習領域和體育科,廣泛接觸中國藝術、文化及體育,多角度了解及欣賞中華文化風俗的內涵與價值。如加設高中必修「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將導致高中課內容重疊,增加學習負擔。
改動或會壓縮及淺化現有高中中國歷史科學習
高中中國歷史科除「歷代發展」必修部分外,更設「歷史專題」,幫助學生擴闊視野,深入對中國歷史不同層面的認識,掌握祖國歷史、地理、社會和文化的演變及相互關係。現時科目的發展有利培養歷史專門人才,如定為高中「必修必考」會削弱目前高中中國歷史科的功能,取消中國歷史選修科變相剝奪學生選讀該科的機會,更不利銜接大學的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歷史教育。局長認為要吸引更多學生選修中國歷史,應該從教學模式和學科優化入手,並非一刀切以「必修必考」去推進。
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宜多方推進
蔡局長指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不能單靠中國歷史一科,在高中階段「必修必考」不一定更有效提升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反之,通過不同科目和學習領域,為學生提供相關學習經歷和多元化活動,縱橫連貫,更能提升中國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效能。例如小學常識科的「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學習範疇,涵蓋中華文化特色、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朝代、人物和事件等,多管齊下更有效提升文化自信,連繫對民族和文化的感情。
不同配套加強高中學生對國家歷史、地理、文化的認識
局方指加強高中學生對國家歷史、地理、文化的認識是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目標,教育局亦會持續優化課程及活動,如學校課程架構、學與教安排等。另外,教育局推行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姊妹學校計劃」,亦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經歷,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交流互動,多角度認識國家不同方面的發展。
同學們又認為中史科應該列為高中必修科嗎?
資料來源: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議員議案開場發言
編輯: Ivan 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