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教評會提9項建議 中史科「必讀不考」 是否可行?
政府將於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教育評議會舉行記者會,就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包括開設高中「中國歷史與文化」必修科,但不設立公開試,建議當局明年在部分中學試行,藉此回應中央政府對「文化自信」的論述。但亦有議員質疑方案成效,認為不設考試會令學生無心向學,並未能有效達至期許。
教評會針對各個教育階段提出建議︰
為應對適齡學童人口下降,當局應按區情推行小班教學並降低開班及停辦門檻;
檢視並且適度調整全港性收生策略,給予官津學校更多招生靈活性;
加強對來港非本地生的支援,設立官方支援平台並提供適應課程;
放寛收生政策,設立「學生簽證」制度;
適當處理教師再入職問題,確保教師質量;
放寛英語授課的條件,允許所有中學在非語文科目中開設英語授課班級,為香港未來國際化發展作準備;
推行「中華文化萬里行—文化護照計劃」註1,利用博物館資源,讓學生認識更多有關香港、國家以至世界的歷史,從中感悟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以及世界視野;
加強大中小學的AI(人工智能)課程設置,提升師資並改善校舍的AI設施,建立官產學研合作機制註2,並成立高等AI前瞻研究院;
增加體育課時並豐富課堂內容,培育更多體育教師並引進退休精英運動員擔任體育老師,以及推行內地體育老師互換計劃,以提升體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註3應定為學校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公民責任感;
深化姊妹學校計劃,促進網絡發展及多元化活動;
優質教育基金在人工智能教育和推廣中華文化優先考慮撥款,全面發展更優質的教育。
註1「中華文化萬里行—文化護照計劃」於2024年年中起試行,參與學生將獲開通「文化護照」電子帳戶,鼓勵學生自發參觀本地20間展覽館或博物館,包括故宮文化博物館、大館、茶具文物館、M+博物館等,學生每次參觀後將獲得一枚電子徽章,教評會將按學生的參觀次數頒發電子獎狀,學生亦可在電子平台上撰寫感想及後記,與師生交流所學。
註2 官即政府機構、產即產業界、學即學術界、研即研究機構,「官產學研」指該四方單位的合作。
註3 服務學習是一種「服務」與「學習」並重的經驗教育方式,透過計畫性的服務活動,協助學生將學業知能結合社區之需求,不僅可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學生更可從服務過程中,了解社會的多元面向。服務學習的精神,就是兼顧服務和學習,服務中有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服務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教育方式。
會方亦建議教育局在高中開設「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必修科,不設公開試,學校可按校本情況,每周設一節35至40分鐘的課堂,以一個中國歷史人物或事件作切入點,運用話劇、專題研習等不同方式加強學生對國家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惟有議員認為不設考試或令同學無心向學,未必能達到預期成效。
編輯︱圖文設計︰Oscar Leung
- 施政報告2024︱一文睇清「教育、青年和職業發展」議題相關的八大重點
- DSE2025|中學文憑試 10月8日截止報名
- DSE2025︱考評局上載 DSE 公民科 「達標」考生答卷示例
- 快訊︱小學「人文科」及「科學科」將納入呈分試 分數比重料年內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