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智庫】改善教育配套 吸引人才來港

2024/05/23/ 18:02:00學友智庫


人才是第一資源,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留人才」措施,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截至二月,單是「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已收到逾7.2萬宗申請,有近5.9萬宗獲批,為香港帶來大量不同界別的人才。為加強推廣,香港人才辦公室於早前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及「機遇匯人才博覽展」,本次高峰會論壇和大會共邀請2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本地和大灣區的政商學界重量級嘉賓。值得一提是,學友社亦參與其中,負責向參加者介紹香港教育制度及其優勢。


根據入境處數據,截至二月底,當局批出 58,895 宗高才通申請,其中 43,944人已來港;同時間,當局批出 61,648 宗受養人申請,而 46,362 人已到港,當中 27,000名為 18 歲以下未婚和受養子女,而14歲以下的更佔近九成。學友社自去年10月開始,協助人才辦公室回覆查詢的數據得知,近三成的查詢是關於小學插班入學的內容。數據反映來港的專才,不少以家庭的方式來港,要留住這班專才,他們的子女能否適應本港學習環境,將是重要的因素。


按統計,來港高才通當中九成五來自內地、其餘來自加拿大、美國、澳洲、星加坡等地。須知這批學童家庭背景及經濟條件優越,對子女的教育要求亦高。教育是支援新來港學童盡快適應及融入本港的關鍵,校內人際溝通、教學質素保證、教學語言適應尤為重要,核心在多元文化的包容與溝通。鑑於普通話是國際語言,加強普通話如普教中教學,英語及非華語教學支援,有助吸引來自內地和海外的學生;增添多元文化、中華文化、國家發展及認識香港等課程內容,也將協助學童融入本港。


無論如何,香港面對搶人才及培育人才的挑戰,當局及各教育機構是時候重新思考,在變局之下,為吸引人才來港,改善教育配套;增強試點研究,開展多元有效的人才培育創新。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學友社執行總監及資深教育工作者。


瀏覽更多學友社專家及嘉賓精彩文章 ▶ 「學友智庫」專欄


撰文︰梁國成

圖文設計︰Alan Tsoy

相關標籤
教育發展
延伸閱讀
  • 【學友智庫】歷奇教育融入課程:培育學生的未來素養
  • 【學友智庫】龍的文化創新愛國主義教育
  • 【學友智庫】幼兒的國學經典誦讀
  • 【學友智庫】培養正向思維 化熱情為學習動力
  • DSE2024︱學友社放榜輔導系列服務 全方位與學生同行
  • 快訊|大學下學年起分3學年加學費 平均加5.5%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