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AI軟件改作文 「巫筆」助師生促進教學效率

2024/06/25/ 12:29:00Oscar Leung


AI(人工智能)近年漸漸融入大眾生活,由稍早前掀起熱話的ChatGPT,到現在手機與電腦慢慢滲入不少牽涉AI運算的功能,人工智能進駐我們的日常,已是無法避免的大趨勢。現在的人工智能常被運用於計算繁複數據等「機械法」的程序裡,但你又有沒有想過,人工智能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你情感抒發的小導師呢?


有本地初創團隊去年初推出批改文章軟件「巫筆」,以人工智能沿用文憑試的批改準則,15分鐘便可以評核一份作文,並給予上千字的評語,至今已有90間中小學試用,共批改了3,500篇作文,軟件亦已於日前正式推出,供各學校購買使用。


軟件將推出市面 仍需更多試用協助更新


軟件由就讀中大音樂系碩士課程的學生研究而生,師生只需要將文章內容拍照上傳,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批改,並給予學生評語和改寫建議。計劃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科技園支持,將會以不同的訂閱方式推出市場,供中小學購入,售價由9,000至96,000港元不等。產品的發布會有125間中小學報名參與,比初創團隊的預期多,他們認為這正正反映教育科技的需求漸增。他們表示,現在產品的主要服務對象為高中學生,有見來年文憑試的作文內容新增實用文,希望徵集至少10間先導學校緊密合作,在下學年使用軟件批改作文,協助學生備戰。


業界仍有隱憂 使用軟件等於「偷懶」?


有教師表示,現在教育界仍有老師對此科技「有保留」,認為不少語文科老師的涵養豐富,文學底子很厚,若家長知道他們用科技軟件批改文章,或會被指責「偷懶」。但他亦補充,利用科技減省教師周末改文的時間不一定能減少他們的工作量,但定能為教師空出更多備課的空間,為學生帶來更完備豐富的課堂內容。該教師亦分享自己學校在試行軟件時的觀察︰學校曾用「巫筆」批改兩班同學的作文,而同學亦十分喜歡和老師「求分」,因而十分投入於查找AI軟件在批改文章時漏改之處,並和老帥討論有疑問的地方,為軟件開發帶來不少益處之餘,亦促進了師生的交流。


編輯︱圖文設計︰Oscar Leung

相關標籤
快訊
網上學習
創意思維
延伸閱讀
  • 【學友智庫】歷奇教育融入課程:培育學生的未來素養
  • 快訊|教育局推中學家長教育課程架構 設四範疇聚焦青年發展
  • 升學活動︱6月升學資訊活動情報 升學講座 Info Day 網上活動 持續更新
  • 快訊︱QS世界大學排名2025結果揭盅 本港大學成績斐然
  • 快訊︱教育局擬延長電子學習撥款計劃3年 逾6.6萬學生受惠
  • 快訊|大學下學年起分3學年加學費 平均加5.5%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