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176553860227149&ev=PageView&noscript=1" />

熱話|都大設計實時「厭氧消化」活性監測裝置 提高廚餘分解效率 同時產生可再生能源

2023/12/22/ 13:00:00學友社student.hk


政府將於2024年4月1日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大眾對廢物處理話題的關注度亦不斷提升。根據環保署2020年的統計,廚餘佔了都市固體廢物的約三成。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科技學院設計的「微流控監測裝置」,除了提高有助垃圾分解效率,亦可產生可再生能源,實踐轉廢為能。


隨著本港環保意識日漸提高,公眾對食物浪費情況愈來愈關注,因而產生對廚餘回收、循環再用的需求。大量廚餘若未能適當處理,則對環境造成污染。廚餘與污泥透過「共厭氧消化」可產生沼氣,惟需密切監察消化過程中的生物活性,確保產生生物氣的同時,「厭氧消化」亦能順利進行。都大科技學院設計「微流控監測裝置」,能實時監測「厭氧消化」的活性,了解廚餘對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從而提高垃圾分解效率,並產生可再生能源,實踐轉廢為能。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香港現時大部分廚餘會連同其他都市固體廢物一起被棄置於堆填區。在2020年,香港每日約有10,809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廚餘佔當中約三成。政府早前推行「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把廚餘與處理污水時產生的污泥一併進行「厭氧消化」,即於缺氧情況下以微生物消化及分解垃圾,這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海外不同國家,能有效處理廚餘和污泥,在減少垃圾量的同時,亦會產生生物氣,可用作製造電能和熱能,再轉化為電力使用。


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陳鍵林博士於2021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推展有關廚餘處理的研究。過程中,他發現如大量加入廚餘於「厭氧消化」系統中,將可能改變系統的酸鹼值,導致系統內的微生物群落失調,難以對垃圾進行有效消化分解,影響垃圾處理成效。


有見及此,陳教授的團隊利用「微流控」技術設計「微流控監測裝置(microfluidics monitoring device)」,即一種配備微小管道的纖細芯片。只要於「厭氧消化」過程進行前擷取微量廚餘與污泥,芯片裝置即會利用內置的特殊化學染劑對「厭氧消化」中的微生物活性產生螢光反應,透過觀察螢光反應的強弱變化,能即時分析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的活性,實時了解微生物分解垃圾的成效。


相對現時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檢測,利用「微流控監測裝置(microfluidics monitoring device)」能實時分析污泥與廚餘的比例對「厭氧消化」活性的影響,從而更快捷省時地監察垃圾分解。


經過反覆測試,研究團隊發現當污泥與廚餘達到一定比例時,廚餘能最有效協助污泥進行「厭氧消化」,達致最佳的垃圾處理效果。對比單獨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加入廚餘與污泥共同「厭氧消化」能釋出更多沼氣,加以回收及轉化便能製造更多電力。


陳教授認為,此項研究有助提高廚餘處理的穩定性和產生可再生能源的效率。他指:「研究結果反映微流控技術在實時監測厭氧消化過程的應用潛力,例如本研究的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的生物活性監測,能更有效善用廚餘實踐轉廢為能。我們期望能把研究結果投入社區應用,並把『微流控』技術延伸至多個化驗領域,為垃圾處理和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圖片由院校提供

編輯|圖文設計︰Effy Au
相關標籤
快訊
教育發展
延伸閱讀
十大新聞2024︱「蠟瓶糖」主播推廣成內地熱潮  看食品安全風險
十大新聞2024︱「蠟瓶糖」主播推廣成內地熱潮 看食品安全風險 2025-03-14
【學徒專訪】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中華煤氣培訓學院 見習技術員計劃(氣體網絡)
【學徒專訪】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中華煤氣培訓學院 見習技術員計劃(氣體網絡) 2025-03-15
生涯規劃︱攀山「攝」水 從迷茫走向大自然懷抱 生態攝影師郭子祈論盡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攀山「攝」水 從迷茫走向大自然懷抱 生態攝影師郭子祈論盡生涯規劃 2025-03-25
大灣區工作|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情報 了解重點發展產業、優惠政策、招聘計劃
大灣區工作|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情報 了解重點發展產業、優惠政策、招聘計劃 2025-04-04
生涯規劃︱風笛聲中的生涯啟示 Chris 的追夢與實踐
生涯規劃︱風笛聲中的生涯啟示 Chris 的追夢與實踐 2025-03-25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