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3懶人包| 一文睇清教育、人才、青年發展、創科、文化創意、健康相關措施重點
施政報告2023已在昨日(10月25日)公布,同學們都十分關心當中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措施,為了讓同學可以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重點,student.hk整合了教育、人才、青年發展、創科、文化創意 、體育、關愛共融及健康等範疇的重點內容,讓同學可以快速地把握當中與自己最貼身的資訊。了解施政報告,亦可能對未來個人的生涯規劃有幫助,即刻睇懶人包了解更多啦!
了解更多 ▶ 施政報告全文
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提升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至40%,增加獎學金和宿舍等相關配套,吸引更多外地學生來港升學
•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
•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提升職業專才教育至大學程度,為有志在專業技術發展的青年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為資訊科技界別提供職前及在職培訓
•推進與內地互認副學位學歷和資歷,包括高級文憑學歷
推展愛國主義教育
•把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
•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明年起舉辦「中華文化節」
•設立「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介紹抗戰歷史;設另一博物館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
•加強校園內外教育,包括加強認識國家教師培訓、強化國情學習和推行多元學習體驗
STEAM 教育,持續青年發展
•在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教育
•舉辦「青年發展高峰論壇」,作為下一屆「青年節」開幕及亮點項目
•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
•為「連青人網絡」建設持續互動平台,凝聚曾參與政府青年活動的青年人
•挑選保安局轄下青少年制服團體中優秀和具潛質的隊員加入領袖論壇,提供多元學習機會
搶人才,留人才
•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企業到港設立總部、分部、科研中心;吸引公司遷冊來港
•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一簽多行」到內地,並會獲加快處理簽證申請;放寬越南、老撾及尼泊爾人才的簽證要求
•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援
•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至184間
•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發展培育人才基地
加速建立創科生態圈
•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支援重點企業發展、推動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扶植初創企業
•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提供配對資金,推動下游新型工業發展
•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並啟用「微電子中心」,促進研發和產業發展
•加速建設超算中心,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設立第三個 InnoHK 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健康香港
•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使用私營牙科檢查服務的部分費用,推動青少年預防性牙科護理服務
•推出適合高小及初中的「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並籌備初小及高中的資源套,協助學校推廣精神健康
•更新註冊制度,提供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逐步增加牙科輔助人員的培訓學額,並提供學費資助
•持續推進「醫院管理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人才雙向培訓及交流
全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成立「文創產業發展處」,以產業導向推動業界發展
•注資合共43億元予「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
•資助香港電影工作者與內地及亞歐合作拍攝,加強交流,開拓市場
•推出「重點演藝項目計劃」資助培育代表香港的
•世界級演藝作品及國際文化品牌作長期公演
•舉辦「香港時裝設計周」,成為推廣香港時裝及紡織設計品牌發展的旗艦盛事
推動本港體育發展
•香港體育學院新大樓在明年中落成,提供更多先進訓練設施,並會增撥資源強化學院的運動醫學中心
•加強教練專業培訓和實習;鼓勵公眾參與體育活動
•啟德體育園明年落成,可舉辦更多國際運動賽及音樂會等大型活動
•在「全民運動日」加入體育節活動,讓更多市民參加體育活動
•考慮在每年的特定節日免費開放體育設施給市民使用,並舉辦主題運動日
關愛共融
•推出第二期「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名額增至4,000名
•推出為期三年「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為「劏房戶」提供共用空間,予學生做功課、舉辦興趣班和集體活動等,首個「社區客廳」將在今年内於深水埗福華街推出
•鼓勵及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
院校就《2023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香港浸會大學
浸大支持施政報告提出把政府資助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高一倍至 40%。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指出,該建議配合增加「一帶一路奬學金」名額五成,以及教資會向「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額外注資1億元等措施,將有助各間大學從不同國家和地區招收更多學生,有利於本港高等教育進一步走向國際化,長遠亦有助香港吸納擁有多元文化的海外人才來港發展。施政報告亦提出預留用地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衞教授表示浸大將積極探討利用有關政策,進一步加深與內地和海外院校在研究、創科發展和人才培訓等各方面的合作。
在中醫藥發展方面,浸大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於2025年公布全面的《中醫藥發展藍圖》,為本港的中醫藥服務提供者、學術機構和其他業界持份者提供清晰協作方向。此外,衞教授表示浸大作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的營運機構,將全力配合政府推進相關籌備工作。
嶺南大學
嶺大校長秦泗釗教授歡迎施政報告中各種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措施。秦教授認為香港八大公立大學都具有世界級學術人才,具備吸納國際一流人才優勢,此計畫對本港各大學人才一視同仁,有助政府、業界、大學及科研界合作。他又指出,本港現時學生宿位確有壓力,施政報告提及的增加宿位,能更吸引海外精英學生到本港就讀,增加本港大學的優勢。秦教授亦歡迎政府增加非本地學生限額,認為可吸納來自中國內地,一帶一路,及世界各地的精英學生。嶺大作為博雅教育型大學,每年均會檢視學生宿舍單位的需求,以應對各類型學生的舍堂生活學習及住宿需要,已經著手研究加建宿舍的可能性。
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教授指出共創明『Teen』及社區客廳計劃具有清楚特定的對象,但政府亦需考慮收入偏低的家庭即使在「上樓」後,其家庭收入大致不變,只是其住屋開支減低及住屋環境改善。因此,這兩項計劃應視為「救火」、「補底」的介入,政府應就跨代貧窮提出更多長遠的支援,包括基層青少年學習、社交及個人發展,整體地減少貧窮及貧窮對不同群體的影響。
香港都會大學
都大全力支持 《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認為有助促進應用科學領域的人才培訓。都大贊同,特區政府近年推動職業專才教育,為青年人提供多元學習及就業機會,亦為不同行業培育職業專才,加強栽培學生的應用能力。
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表示:「都大是香港唯一具自行評審資歷資格的自資專上院校,一直因應社會需求,開辦不同範疇,包括應用科學方面的課程。大學樂意充分發揮其靈活辦學的優勢,籌辦更多切合行業需要的課程,以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為香港和整個區域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教育大學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回應道教大歡迎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推動本地專上教育發展的措施,認為該等措施將吸引更多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學生來港升學,有助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
教大亦支持行政長官提出,要在不同層面加強認識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以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教大已經成立國學中心,透過舉辦講座、學術研究、以及與大灣區內不同城市協作,為學界提供不同平台,推動國學教育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
施政報告中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至40%,新措施有助提升香港作為最佳留學城市及國際教育中心的聲譽,並將增加香港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的吸引力。中大會繼續採取「擇優而錄」的政策,逐步增加取錄非本地生比例,確保以質素為本。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大在創新和自動化、計算機科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具備研究優勢,將為香港實現此宏願發揮重要作用。最近成立的「中大創新有限公司」將與業界持分者合作,共同投資具潛力的中大初創企業,確保中大在培養新一代創新科研領袖方面穩佔先機。
中大很高興是次施政報告繼續以「北部都會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重心,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大是本港、內地與全球聯通的重要橋樑,最近揭幕的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正印證了中大促進大灣區協作的堅定承諾。中大更與中大(深圳)合作開辦讓學生在深港兩地修讀的雙主修大學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大灣區的就業機會,從而支持香港作為大灣區的科研引擎及人才高地。
香港大學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表示:「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對香港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願景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促進本地與內地及世界知名大學的合作,也有助我們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張教授也樂見政府由2024/25學年起,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他相信這措施可讓港大進一步吸納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繼續追求卓越的學術和研究成就。
政府致力加強各大學在促進研究與發展方面的角色,為大學加強研究工作提供進一步支持。港大將繼續致力推動創新,為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研究樞紐作出貢獻。
編輯|圖文設計︰Effy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