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176553860227149&ev=PageView&noscript=1" />

內地升學2025|內地高校在讀港生分享 華僑大學

2024/11/28/ 12:00:00Karen Yim


走出舒適圈 融入內地校園生活

從小喜歡藝術的彩晴,在決定就讀相關科目之後,決意前往福建求學,在藝術上繼續鑽研。「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繪畫,當時看到華僑大學的設計學類專業,便覺得很吸引,所以為了達成心願及有更深刻的體驗,便放膽一試赴內地升學。」




毅然前往內地 入讀心儀科系

「當初得知自己文憑試成績後,我想如要在香港升讀大學,畢業可能需時六、七年,我不太希望花太多時間,所以萌生到內地升學的想法。很感激家人、老師和朋友們沿途支持,尊重我的想法,而我個人對於換一個環境生活及讀書也是比較嚮往的。」

 

彩晴從小嚮往藝術,希望長大後就讀有關專業。因此,她在高中時已經留意不同院校的藝術課程,包括內地的高校。幸運的是,她通過一些網頁或者升學書籍,認識到華僑大學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的設計學類課程深深吸引著她。在學校社工的輔導下,彩晴順利完成報名和升學流程,經面試成功入讀華僑大學。

 

適應生活節奏 建立社交圈子

不少港生初到內地升學時會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節奏,彩晴亦不例外。「其實一開始也難適應,很感謝當時的學姐們,她們幫助了我很多。」她建議同學可以嘗試認識更多朋友,慢慢擴展社交圈子,這樣會更容易適應。

 

除了生活圈子以外,彩晴亦提到師生間的文化也是需要慢慢適應。「在香港的學校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像朋友一般。相比之下,我在內地的學校卻有著不同的體驗。內地師生之間的關係相對較有「距離」,溝通上一般較為認真、嚴肅。」

 

做好改變準備 良好心態應對轉變

體驗過內地的讀書生活後,彩晴提醒有意赴內地升學的同學們,首先要預備好兩大轉變。「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語言環境的轉變,以全普通話的形式去上課也是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另外心態上就需要準備好與內地同學在讀書上比拼,因為內地讀書的競爭較大,所以要有反覆溫習課業的預備。」

 

「開學之初,我的普通話表達還是很差,與人溝通時會不自覺地使用了廣東話。另外比較難忘的就是要以全普通話的形式去準備考試或者小組功課,這是以前沒有嘗試過的。」然而在大學生涯中,透過不斷使用自己不擅長的普通話,她的溝通能力漸漸得到了改進。

 

彩晴認為內地課程較為困難,但有助為日後進修打好基礎。「例如我就讀的設計科,內地美術生的繪畫基礎都十分紮實,所以我在繪畫基礎等課程上要更加努力。跟香港的大學課程相比,內地的大學課程會比較緊湊,而需要讀的課程也較多,這些都是我在香港讀書期間沒有體驗過的新事物,因此也較為吃力,但是我很享受在上繪畫基礎課的過程和一些之前在香港沒有接觸過的課程,例如素描、速寫、水粉都十分新鮮。」

 

行業發展可觀 為升學做好準備

彩晴考慮在畢業後繼續升學,計劃回港或到海外攻讀碩士課程。而她也認為現時內地市場日漸龐大,設計相關畢業生的發展前景其實非常可觀,現時大灣區迅速發展,內地政府亦有提供大量專門面向港澳台學生的就業機會。

 

她建議考慮赴內地升學的中學畢業生應做足資料搜集,在下決定前清晰了解內地升學的狀況。「我的建議是做多一些準備,多問身邊的老師或者社工,上網多做功課,或請教一些相熟的師兄師姐。另外,最重要是做好心理準備去適應不一樣的環境。我覺得心理壓力是到內地升學最需要面對的障礙。」無論是到內地升學或有其他升學路徑,同學均要調整心態,面對環境轉變帶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內地升學2025|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

►內地升學2025|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分享 武漢大學

►內地升學2025|內地高校在讀港生分享 廣州中醫藥大學


編輯|圖文設計:Karen Yim




相關標籤
文憑試收生計劃
內地升學
DSE
延伸閱讀
內地升學2025|拆解內地升學的常見用語
內地升學2025|拆解內地升學的常見用語 2025-03-13
內地升學2025|內地院校獨立招生情報 北大、清華、復旦、暨大、華大、深大
內地升學2025|內地院校獨立招生情報 北大、清華、復旦、暨大、華大、深大 2025-03-17
內地升學2025|2025/26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申請須知
內地升學2025|2025/26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申請須知 2025-03-13
內地升學2025|文憑試收生計劃 VS 港澳臺僑聯招試 特點大拆解!
內地升學2025|文憑試收生計劃 VS 港澳臺僑聯招試 特點大拆解! 2025-03-18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