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教育局鼓勵學校增透明度 讓家長選校時了解支援SEN學生的策略措施

2023/02/09/ 11:14:27Ivan Chung


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支援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教育局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日前回覆有關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得到的支援的提問,指出教育局非常重視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成長及發展,一直為特殊學校提供額外資源和支援,如醫管局提供評估及診治的服務;社會福利署提供學前康復服務;教育局則提供學習支援,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克服個人限制,達到能力可及的學習水平並發展潛能。


提供額外資源配套 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作出彈性服務



在支援上,教育局強調一直提供額外資源配套,例如每班人數會比較少,由8至15名學生為一組,並獲提供額外的常額教師和專責人員,包括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及護士等,並按需要可獲額外津貼。2021/22學年間共8.300名學生受惠。


同時,教育局在公營普通學校以「全校參與」、「家校合作」和「跨界別協作」模式推動融合教育,並發放額外人手和資源,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學習支援津貼」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等,讓學校可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靈活而有策略地結合其他校內及社區資源,提供全面而具彈性的服務。



鼓勵學校增加透明度 了解學校支援SEN學生的策略及措施



教育局同時鼓勵學校增加透明度,讓家長和持份者了解學校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策略及措施,在選校時有所參考。教育局指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須在《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概覽》,及中小學方面,所有公營普通學校均須在《學校概覽》提供支援SEN學童有關資料,措施以及「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的情況等。學校每年的學校報告亦須涵蓋其融合教育政策、所獲的額外資源和向學生提供的支援服務,並上載至學校網頁。


另外,除了學校提供的學習支援,政府不同部門亦採用綜合模式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校外服務,包括


 社署透過「課餘託管服務收費減免計劃」,為一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在課後未能照顧其就讀小學的子女,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的家長提供全費、半費或三分一的費用減免的課餘託管服務; 


 社署為來自低收入家庭、六歲以下正在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讓他們可以在輪候期間,盡早接受由認可服務機構提供的自負盈虧服務; 


 醫務衞生局的「躍動同行先導計劃」,為患有或懷疑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合併症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跨專業的評估、治療及支援服務; 


 醫管局推行的兒科與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跨專業協作服務模式,為情況相對輕微和穩定的患者提供服務;以及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負責統籌的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當中亦有為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支援,協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及促進身心健康。


 了解更多,可參閱教育局「融情.特教」(SENSE)專頁


資料來源: 教育局 

編輯: Ivan Chung

相關標籤
快訊
小升中
精神健康
疫境學習
延伸閱讀
  • 快訊|教育局推中學家長教育課程架構 設四範疇聚焦青年發展
  • DSE2024︱學友社放榜輔導系列服務 全方位與學生同行
  • 快訊︱教育局擬延長電子學習撥款計劃3年 逾6.6萬學生受惠
  • 【學友智庫】歷奇教育融入課程:培育學生的未來素養
  • 【學友智庫】培養正向思維 化熱情為學習動力
新書推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