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智庫】教育回應香港社會變化

2022/08/24/ 09:44:26學友智庫


文/梁麗嬋 

 

近年港人面對巨大社會變化,生活很不容易,尤其關心社會大事的家庭成員們,的確難免每天面對很多思考與掙扎。 

 

認識一個家庭,成員彼此關懷愛護,卻共存不同的政治看法達多年,經常互動討論,間有不快離群再復群者,聯繫實屬難得!當中一位年青人說:「明白在討論中難免會感到不快樂或委屈,希望大家可以繼續互相體諒和容忍,著重聆聽;雖然達到共識還有很長的路,但群組提供平台給大家真誠表達,更重要的這是我們大家庭的聯繫,意義重大。希望大家每次討論都有所得著或提升。」 

 

以上是香港處於時代變化中的一個家庭寫照。香港自從鴉片戰爭脫離母體至今一百八十年,與倫敦、紐約三大城市同是八個時區中的重要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過去,英國人憑著先進的科技及重商主義政策,成為殖民地帝國霸權,把香港用作東亞貿易橋頭堡。八二年前港督麥理浩主動提出香港前途問題,鄧小平即回應採「一國兩制」,成功順利恢復香港主權。習近平主席在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講話中,再以四個要點,深刻描述和定義「一國兩制」內涵,突出制度良好,持續不變,寄語青年人未來的希望。 

 

的確,處身於「一國兩制」創新時代的香港,時代及位置賦予港人不可迴避的歷史角色及責任。創意思維、跨系統概念有助我們從一體兩面、動態發展及客觀務實原則看變化。作為培育下一代的基礎教育,需要為孩子打好根基,具備紮實歷史和「一國兩制」知識,更要透過實踐參與,動態掌握時間、空間、人物的角色與關係變化。了解及關注時事有助思維成長,國家領導人來港明確對港政策,機遇和挑戰乃一體兩面,視乎個人的思維、認知、取態、視野和胸襟。因此,未來教育需要加強創新思維培養,深入系統探索。增強一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了解,釐清過去殖民地模式管治下及回歸二十五年來的香港,資本主義制度有哪些扭曲和局限,加以改善。只要家國情懷常在,不管風風雨雨,港人將傳承獅子山精神:互助友愛、靈活變通、拼搏求變,信有更美好的明天!


本欄文章原刊於《星島日報》教育版「學友智庫」專欄,由學友社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學友社理事及資深教育工作者。 

相關標籤
生涯規劃
延伸閱讀
  • 【學友智庫】SEN真的可怕嗎?
  • 【學友智庫】調解入教
  • 【學友智庫】刻意練習 用對方法 才有好的結果
  • 文憑試收生計劃|2024/25學年 升學大使解答你疑問
新書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