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職】留一個Me Time與你喘息 採耳師的創業之路

2022/08/16/ 13:03:22Rachel Yu

文/拍攝: Rachel Yu、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駛唔駛飲杯水、去個廁所?」來到這裡,似乎都會聽到這句話。


這是在牛頭角工廈的一間採耳店,亦是香港首間採耳店,由Mia創辦。踏入去,便可以開始享受屬於自己的Me Time。映入眼簾的是那波希「Mia」風,亦不難感受到在黃燈照明下的溫馨感。


店鋪外的門牌

何謂採耳?

採耳其實與挖耳類近,分別在於平時在家挖耳的工具都相對單一,而且難以挖得乾淨,若只是想「𢯎痕」都可以自己處理到,但若不慎用錯力、插穿耳膜就相當危險。採耳步驟相對複雜,過程中會使用不同工具,在Mia的店內,採耳師會用耳燈照入客人耳朵,先透過鏡頭與客人簡介耳朵的情況,隨之讓他們放鬆心情,並逐步清除分泌物、沖洗耳朵、按摩耳朵等作舒緩。



採耳工具


採耳工具


修讀心理學走到創業之路

成為採耳師前,Mia一直希望加入教育行業,於大學時期修讀心理學,有意成為教育心理學家。她在畢業後成為教學助理,希望逐步實踐理想,惟慢慢發現過程漫長,身邊同事亦同樣停濟不前。這令Mia覺得成為教育心理學家的機會渺茫,因而開始尋找其他出路。


教育心理學家起薪點高,被問到放棄目標會否後悔,Mia就指自己當初並非為金錢才有意入行,只是自覺自身與教育心理學家仍有太大距離,「都未發生,唔係屬於我嘅嘢,又唔覺得好大損失。」至於創業其實也非Mia忽發奇想,她早在希望加入教育行業時,就曾想創業售賣教育益智桌遊,或經營與教育相關的社交媒體。


在Mia踏出社會工作的第二年,有一次發現3歲姨甥女的耳朵塞滿耳垢,當她嘗試為姨甥女挖耳時,就發現工具不夠幼細,亦不清楚要怎樣處理,於是在網上搜尋資料,機緣巧合下發現了採耳行業,因而走上她從未想像自己會踏足的行業。


赴台拜師學藝

Mia做資料搜集發現,當時並沒有太多地方可以學採耳,「香港係完全冇。」


大部分採耳課程都是在內地舉辦,Mia比較過後,認為內地主要為培訓學校,但在台灣則是實實在在有一間採耳店,「老闆娘自己開採耳店、自己落手落腳去做採耳,跟住再教人。」她相信其實戰經驗更多,最終選擇到台灣學採耳。


由於Mia當時是教學助理,因此可以和學生一起放暑假,藉兩個月到台灣學採耳。她憶述每一次上課都非常緊張,「覺得耳仔入面係一個好脆弱嘅地方,所以好驚整親人,嗰陣上堂仲會手震,不過好彩都冇整痛人,反而老師都話我太過輕力。」Mia知道自己完成課程過後就要返港,不能隨時找到老師,因此下定決心要「喺嗰到學識哂所有嘢先走。」


「喺最後一堂,老師會塞啲野入自己耳仔,特登打側個頭『鄧』啲野入耳膜俾我地撩,當係一個考試。」Mia對當時採耳老師的勇氣印象難忘,皆因當時有些同學採耳時手勢較粗魯,而自己也會時常手震,她笑說就算現時自己授課,都不敢讓學生這樣做。


Mia指,幸好大家最後都順利畢業,自己亦很有信心返港幫人採耳,當時返港第一個便是為姨甥女挖耳,才發現原來她兩邊耳朵都塞滿耳垢,是因為有「耳結石*」。


*Mia補充,耳結石不是耳膜後的耳石 ,亦非耳石移位的耳石,行內稱一些硬如石頭的耳垢為「耳結石」。


「每次面對一個新難題,都同自己講再試多一陣、再試多陣。」

作為香港採耳行業的開荒牛,路上當然都會面對不少難關,Mia指,遇到「難搞」的問題,每次都會和自己說再試一次,「好似打機升Level,咁就會過咗嗰一關。」


其實早在Mia打算到台學採耳前,身邊都有朋友覺得其學費、機票及住宿費不菲,是一個龐大的投資。不過對Mia而言,學習技能最終是屬於自己的,亦值得一個較昂貴的價錢,加上她當時只視採耳為一個技能,未有打算用以創業。


Mia亦非直接辭去教學助理的工作,而是以自由工作者模式,時租一些美容床,並在下班或放假時去做採耳。這種模式維持了3個月。直到後來發現自己更喜歡採耳行業,需在兩份工作中抉擇時,Mia決定冒險放手一搏,終在2020年開設一間位於觀塘的採耳店。


採耳師原來唔駛考牌?

現時想入行成為採耳師並不需要考牌,Mia認為店舖須自己把關及自設標準,確保技術「對得住客人」。近年市面上愈來愈多採耳店,惟採耳師毋須考牌,對此,Mia就覺得此現象好壞參半。多人入行自然可以令採耳更流行、更多人認識,但都擔心濫竽充數情況出現。若有一間採耳店因質素參差而出現意外,就需要整個行業一同承擔該損失及後果。


她都有提及到,現時採耳行業會有互相攻擊行家之風氣,但其實做好自己最為重要。「(部分採耳店)無諗到其實係要大家做大塊餅,令(外界對採耳的)需求愈來愈多……應要良性競爭,內部更應提升自己的技術,(明白)如何令服務更好,去吸引更多客人」 


舊舖時期,Mia為客人採耳。(一個人採耳專門店 Self Ear Time Facebook圖片)


行業面臨樽頸位?

「觀察自己舖及其他舖嘅情況,覺得而家應該係供過於求嘅狀態。」採耳於近年愈來愈多人討論,網絡上都有不少資訊、影片可以輕易搜尋到。Mia指現時入行人數多,甚至比客人數量增長得更快,不過香港人對採耳似乎仍處於觀望狀態,「都係等人地試咗先,而唔係自己去試,同埋會覺得危險,如果大問題就會搵醫生,小問題就會自己解決。」


她認為現時採耳的討論度有所提高,但仍在思考至今未算普及的原因,希望可用時間證明予大眾,讓其可以安心去採耳,同時亦相信市場很大,仍有待去開拓。


「呢一行慢慢做落會覺得有啲吃力不討好。」Mia指技師覺得做得辛苦,但亦有客人認為價錢昂貴。雖然她暫時目標仍是留待於採耳行業,但同時都有在學習其他技能,「覺得一個技術已經穩定,就可以即刻學下一樣嘢,令自己多啲技能…」她笑言學習多個技能可以分散投資,令自己的「勞損」都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


但求為香港人提供一個舒適地

採耳師為客人紓壓,自己又會怎樣紓壓呢?Mia笑說:「我都會同佢哋(熟客)訴苦。」Mia的採耳店正值2019社運期間開業,到2020年觀塘店開張就碰上疫情,她指期間大家都經歷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疫情令娛樂活動減少,難以宣洩,但同時有更關注自己的健康及感受。店舖成立的原因,亦是希望客人可以在採耳的過程中,暫時放下外界事情,讓自己好好放鬆,享受「Me Time」。


「例如按摩,通常啲按摩師都唔係本地人,所以未必會同佢傾計,但採耳行業而家大部分都係本地人,所以傾計時就會有比較多共鳴。」


採耳店店主Mia


創業vs打工? Mia:「打工時犯錯的成本較低」

就採耳業而言,Mia指收入尚算可觀,若報得較多更,收入與全職工作相近,不旖收入相對在外打工較不穩定,會因疫情、經濟差而受影響;若有意開店,則要留意需有足夠客源,否則一個人承擔所有支出都會比較吃力。


她建議有意入行的人盡量不要一學完採耳就立即開店,在現時行業競爭大的情況下,更要先儲一些經驗,否則難以令人認識你的店舖;同時,除了租金外,宣傳費用亦相當龐大,建議先以兼職/自由工作者模式工作,或如Mia一樣先以時租模式運作採耳店。

 

創業方面,Mia非常鼓勵年輕人創業,並可因應自身性格去判斷是否適合創業,「你鍾意自由度好大,可以自己發揮,就一定要創業;打工人哋叫你做咩就做咩,好快就會覺得悶或者失去鬥志。」她又指,如果打工有同樣自主度,有穩定的收入也相當不錯,最主要是了解自己的性格適合甚麼。

 

她提醒,如果創業方向並非新興行業,而是發展得較為成熟的,可先向相關行業的前輩學習,吸取經驗,始終打工時犯錯的成本會較低;若創業方向是新興行業如採耳,其實愈早加入愈好,要懂得觀察時機。

 

更多專訪:https://bit.ly/3C8lHaJ

相關標籤
新興行業
職業發展
創業人才
延伸閱讀
  • 活動推介|學友社「第三屆大灣區社會創新青年實習空間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
  • 快訊│香港恒生大學新教學大樓「創意人文館」開幕 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兼備
  • 熱話|第二期共創明Teen計劃 29名星級導師加入
  • 活動推介|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開拓新機遇招聘會3月14至15日舉行 提供近4,000空缺
新書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