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2|中學生才做生涯規劃?上班一族也很需要

書展今日正式閉幕,不知大家能否找到自己的「心頭好」?小編日前也親身到了現場,在人群和書海中遊走,除了看看有甚麼好物值得一買,亦從部分講座中,獲益良多﹗

書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你又找到自己的「心頭好」嗎?
其中一個講座主題是有關「疫下職涯新生態──香港年輕人的前路」,由幾位講者分享自己在職場的經驗和想法。疫情至今已經維持了兩年多,不少公司和企業都在社會停轉、經濟衰退的困境下,經歷了轉型、結業、裁員的境況。然而疫情雖為不同行業帶來轉變,但也為各位「打工仔」帶來重新思考的機會。
「不只中學生要做生涯規劃,其實我們也要」
Generation Hong Kong的行政總裁鄭浩維是講者之一,他提到現時的中學常常要求學生做好生涯規劃,但事實上即使已投入職場的成年人,也需要做好職涯規劃。
疫下「轉跑道」,是危,是機?
疫情出現,令職場生態模式有所轉變:在家工作機會增加;不少企業業務需進行數碼轉型;甚或傳統行業亦要尋求突破,改變了一貫運作模式。而同樣經歷大轉變的員工,或者也想跳出comfort zone,心思思轉工。當然「有危自有機」,有這種打算也並不出奇,只是事前大家先要認真想清楚,問問自己7個問題,在疫情下究竟是否真正需要轉工?
1. 是工作壓力,還是疫情壓力?
2. 是轉工?還是轉職?
3. 你追求的是甚麼?
4. 當下的精神/情緒狀態如何?
5.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6. 是否有儲蓄?
7. 行業的長期發展?
相關文章:
另一名講者是來自「良師香港」的創辦人兼執行主席陳君洋。他指出疫情令機會增加,並令到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勸喻大家不能只將目光單一放在眼前的行業。對此他亦舉了一個例子,「你做了10年教師,第11年不一定還要做教師,轉做出版亦可以。」
對於職涯,你有做好選擇嗎?
其實即使中學時常參與生涯規劃的活動,不少年輕人或者對未來仍然未有確切想法。有些人不論在大學選科,還是畢業後尋找工作,對自己真正需要,想建立及開展的職涯事業,往往也未夠了解,像小編身邊就不乏工作後仍然渾渾噩噩的朋友。既然如此,大家不妨也深思一下,為自己的職涯重新規劃?日本科普作家鈴木祐歸納出「AWAKE」5個步驟,或許可以幫助思考轉工的你釐清思緒。
第一步
從幻想中清醒(Access the truth)
找工作時會容易陷入幻想,把興趣當成正職,結果到頭來發現是兩回事。
第二步
拓展未來(Widen your future)
決定工作幸福感的七大美德(自由、成就、聚焦、明確、多樣、夥伴、貢獻),找工作時用這7個元素作為參考,拓展工作視野。
第三步
除害(Avoid evil)
你有哪些不喜歡的職場環境,例如常加班工作、工作混亂等,可以在應徵前先做資料搜集,看看能否摒除不符合理想環境的工作。
第四步
察覺偏誤(Keep human bias out)
偏誤會令人類大腦發生異常,可以問一問身邊的朋友或有經驗人士,自己的決策是否有失誤。
第五步
重建工作價值(Engage in your work)
衡量對新工作的滿意度,讓工作變成你的夢幻工作!
在後疫情時代,「打工仔」們不妨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透過上述提到的7個問題和5個步驟,讓自己更了解自己,也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吧!
- 天星小輪有限公司|學徒及見習訓練計劃一覽
- 學徒訓練|即睇九巴技術訓練生申請資格 就業前景+晉升階梯
- 升學就業|教育局辦多元出路資訊Show 2023 掌握最新升學途徑+就業出路
- 機電工程署|學徒及見習訓練計劃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