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成長|參與校外活動 助學生關愛社群

年輕人潛力無限,透過參與一些正向的校外活動或比賽,往往可展現個人才能,發揮團體精神,豐富自身履歷。而在日前一個中學生創科比賽中,正正體現到參與同學能活學活用,把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更彰顯出對社會、對有需要人士的關懷。
透過創作,融入社會關懷
近日一個名為「香港學生挑戰賽2022」的比賽公布結果。是次活動以「創新未來@九龍東」為題,冠軍隊伍來自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的中二生,他們設計了長者生活應用程式-Outbound。通過數據分析,團隊發現九龍東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獨居長者與社區未能有效聯繫,甚至會因為不懂得找路而選擇繼續留在家中,因此他們透過Outbound,以一個按鈕連結到不同應用程式,如天氣、巴士到站預報系統、電子地圖等,並每天彈出不同關懷字句,給長者窩心的鼓勵。
亞軍來自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團隊研發和改善了天橋的展示屏。他們在九龍東視察時,發現該區天橋網絡雖大,但卻比較混亂,難以讓人清晰找到目標,對有特殊需要的人士更造成不便。因此團隊致力改善問題,研發的天橋展示屏可以顯示使用者附近的無障礙設施及提供最佳路線建議和障礙物。
至於季軍,則同樣是來自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的中二生團隊。他們發現在疫情下加劇了屋邨環境整潔情況對鄰里關係的影響,因此設計出小型自動清潔機械人「拖地先」,做到三種功能齊備,包括收集小型垃圾,釋放空氣清新劑及記錄樓層空氣質素,並且減輕清潔工的工作量。
參賽的同學均親身落區視察、體驗,尋找社區的需要及不足,過程中也提升了對社區真實面貌的認知,於是運用自身的知識及才能,加以發揮,希望幫助到更多人。
傑出中學生領袖選舉 提升社會關注
除此之外,本社舉行的「傑出中學生領袖選舉2021-2022」早前亦舉行了閉幕暨頒獎禮。活動最終選出十大傑出中學生領袖,除了要衡量同學校內成績及表現外,亦要求參加者參與不同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度籌備的計劃為「罕罕兒談」,透過拍片呼籲、線上工作坊,以及社交平台上更新本地罕見病童資訊等,提高社會對罕見病兒童的關注和理解。

難能可貴的經驗,豐富了人生履歷。若然時間分配恰當,小編都鼓勵同學們多參與課外活動,擴闊眼界之餘,也身體力行服務社群!
- 應用學位|第二輪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增加四個學位課程
- 灣區港青|赴灣區熱心教學 港女生助學生追夢
- SSSDP|2024/25學年52個學士學位獲資助 資助額上升至近80,000元
- 精神健康|三成SEN學生因升小面臨壓力 近兩成拒絕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