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復課壓力增? 尋求情緒紓緩好方法

全港中學及幼稚園由今日起分階段恢復面授課,日常的課業壓力,再加上面對學習模式不時轉變︰長時間網課、突如其來的「暑假」、疫下開學等,計劃趕不上變化,難免令學生們無所適從,若一時無法調解情緒,鑽牛角尖想不開,更甚或會導致悲劇發生。
疏理心情,尋求協助
事實上,當學生面對焦慮、不安,或感到情緒低落時,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就有以下幾項建議,希望大家多加留意,調節紓緩:
1. 經常運動,哪怕只是散步
2. 堅持做自己一直喜歡的事情
3. 避免使用酒精及藥物
4. 與信賴的人談及自己感受
5. 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如
香港明愛︰明愛連線Teen地、
聖雅各福群會︰6PM網上青年支援隊、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一微^_^米網上青年支援隊、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WhatsApp熱線:6218 1084、
生命熱線青少年生命專線:2382 0777
身邊人多加留意及關心
而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隊長(註冊社工)陳衍宗則表示,家人、老師、朋友亦要多作關心,從旁協助,如:
1. 觀察同學的舉止是否與平日有異,如會轉交自己的重要物品予其他家中成員、向家人交代一向由自己管理的事等。這些都有可能是輕生前,想家人代辦的。
2. 多與學生溝通,尤其在實體復課階段期間,了解復課情況,但不宜只關心他們的學習進度,而應該全面關心他們的身心適應,如上學前要做快速檢測、需重新適應實體課的節奏等,都需要身邊人一同支持,重上軌道。
3. 保持溝通,如發現身邊朋友在社交平台有不尋常分享、詢問一向少接觸的話題、或作出與生死有關的提問,都應主動關心,讓對方感覺自己並非孤單一人。
5 種應對方法 化危為機
在照顧好自己,適當地宣洩情緒過後,同學們亦可參考及細思美國學者在1999年提出的「善用機緣理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當無法預計、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發生,人們其實可以好好把握,把危難變成機會,為人生製造更多可能性或帶來正面的結果。
好奇 |
主動探索、研究和學習,對未來保持開放的態度,令自己發現更多可能性。 |
彈性 |
因應變化調整策略和行動,以致能適應多變的現實情況,找出其他可行的辦法。 |
樂觀 |
選擇正面的心態和思想。為事件賦予正面的意義、預期會有正面的發展和結果、對自己有信心等,以致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和面對困難。 |
堅持 |
儘管遇到挫折,仍繼續努力,相信自己只要不放棄,總有一天能成功。 |
冒險 |
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仍然願意採取行動,勇敢和大膽地踏出個人安舒區去作出嘗試,使目前膠著的狀態有所突破。 |
- JUPAS 2023|更新課程選擇(放榜前)及繳交改選費的最後限期
- 重要日程|JUPAS遞交逾期申請、更新課程選擇及繳交改選費的最後限期
- 職場情報站|建造學院全日制證書課程 中三以上可報讀 即睇認可資歷+升學銜接
- 聯招以外本地學士課程入學獎學金一覽|Non-JUPAS 2023入學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