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收生計劃2022│填選志願四大策略

文憑試收生計劃今日開始接受網上報名喇!今年參與院校共有129間,一如以往,計劃仍以順序志願的方式錄取。不過,唔少同學填選院校及專業志願時都會問,有咩事項要注意?當中又有冇策略呢?其實同學可參考以下四大策略,作好整體部署,增加入讀心儀院校及專業的機會。
高校眾多未知如何入手?簡單而言,評估高校綜合實力,不外乎「大師、大學、大樓」。
4月30日開始,同學不可再作志願調配,故同學填選志願時,必須預計取得的實際成績,並結合高校過往錄取成績來作出部署。綜合過往院校的收生數據,在符合最低入學要求「3322」的基礎上,建議同學可作以下部署:
同學須留意,自2018/19學年起,「校長推薦計劃」下獲推薦的考生,其最低錄取標準為四門核心課程(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數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總分數達10分或以上,且每科不得低於2分。這樣的安排能充分考慮同學的不同特質和長處,同時亦能讓高校有更大彈性錄取有潛質的學生。

2022/23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錄取安排仍以「順序志願」操作,每位申請人可最多選填4個院校志願,而每個院校志願下再選填最多4個專業志願。統一招生系統將按每位考生的院校志願順序來依次處理入學申請,而在每個院校志願中,會將符合要求的申請人按照專業志願由先至後、成績由高至低排序後,擇優錄取,額滿即止。未獲第一個院校志願分配學位的申請人將進行第二個院校志願的遴選,如此類推。
「文憑試收生計劃」跟香港的「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的機制大不同, 不宜與JUPAS一樣策略。
考生亦應留意,由於部分高校較受考生歡迎,這類熱門高校在第一院校志願已錄取額滿,便不再錄取第二至第四院校志願,所以,考生第一院校志願的選擇較為進取的話,建議第二院校志願相對要保守一點,以提升獲大學錄取的機會。
同學在選填專業志願時,應按自身興趣篩選出同類型的不同專業作考慮。而每院校的4個專業志願中,應兼有冷門及熱門學科、優勢及一般學科,避免過於集中於熱門優勢專業,而影響獲心儀院校錄取的機會。

把握補錄機會
2022/23學年將繼續設有補錄安排,供達到最低錄取標準而尚未被志願內院校錄取的考生,根據個人意願報讀尚有餘額的高校專業。以去年錄取情況為參考,有逾274名考生透過補錄成功獲錄取。請同學留意相應的日程安排,把握招生過程中的最後機會。
編輯│圖文編輯:Winnie Tsang
- DSE2023|教大自薦計劃次輪申請 5⽉31⽇截⽌ 即睇申請資格
- DSE2023|學校校長遞交校長推薦計劃5月17日最後限期
- 文憑試Special |一文睇清DSE 2023放榜升學出路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