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升學2022】投入文藝氛圍 尋求機遇展潛能

自幼喜愛中文的雨文,到了填寫志願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地選擇文科,最終考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中國語文學系,希望在未來的路上,繼續以文字去溫暖世界。
本地大學非唯一出路
升讀本地大學並非唯一出路,而到海外升學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當初仍在為升學選擇而苦惱的雨文,在老師的介紹下,得知可赴臺灣升學,後來參觀了海外聯招會舉辦的臺灣高等教育博覽會,從中瞭解更多資訊,最後亦透過聯合分發方式,升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學士班。

↵
雨文_主持僑聯會畢業典禮時
從小耳濡目染 望以文字溫暖世界
在家庭耳濡目染之下,雨文自小對文科有著濃厚興趣,閒時喜愛看書寫字,所以填寫志願時,也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文科,最後修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中國語文學系,希望在未來的路上,繼續以文字去溫暖世界。
「我很喜歡看書、寫字和講故事,
入大學前有機會獨自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
我喜歡用紙筆記錄過程,
也會寫很多的明信片給朋友,分享我的旅行記憶。」
嚮往臺灣生活 投入當地文化
她當初到臺灣升學,除了考慮到學費較便宜之外,亦因為挺欣賞當地的學習風氣。
在學習上,雨文認為港臺學生及老師的分別並不大,兩地師生都能相處融洽,而臺灣同學相對更熱心一點,很多時候都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亦十分樂意為她解答學習上的疑難。「說跟預期沒有出入肯定是騙人的,但我已做好心理準備才來唸書,加上個人適應力也很強,故沒有太大擔心。」
「相對而言,在學習或是生活上,
臺灣節奏都較香港放慢,
這是一種我嚮往的Lifestyle,
所以就踏出此步,去追尋自己的未來。」
面對一些文化差異時,她都會主動了解當中的問題,很多時候所謂的「問題」,只要說清楚,注意多點也就沒事了。真要說最大的差異,飲食上是她最不適應的一環,因為她從少飲食習慣都偏向清淡,但臺灣飲食大多較濃重口味,油炸物盛行,剛到臺灣時實在不太習慣,後來慢慢適應了,加上會自己做飯,偶爾在餐廳進食也別有一番滋味。
準備甚麼最重要?
雨文認為除了準備日常用品以及學習上的必需品外,最重要的還是準備心態!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到臺灣升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一門獨有課程?是為了學習獨立生活?只要謹記初衷,就不會對異地求學過份手忙腳亂;同時,長時間離開家裡,也要做好獨立生活的心理準備,做任何事都要為自己負責及承擔。」
延伸閱讀 : 【臺灣升學】臺灣升學現況! 一文了解赴臺升學重要資訊!

雨文_參與學伴計劃時
「我認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中國語文學系
不只在培養『懂中文的學生』,
而是在培養『懂得運用中文的學生』,
還有教會我們如何用文學的眼光的看待世界。」
課堂上的發揮 課餘時的體驗
雨文十分敬佩老師在教學上充滿熱枕和專業,對學生的潛力與興趣都會細心了解,例如在畢業作品製作上,他們都會建議同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例如想以研究為主題,繼續深造的可以選擇理論組、熱衷寫作與文字的可以選創作組、對於編輯有興趣的可以選刊編組、若想文字結合繪畫藝術的,繪本組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這種既開放又明確的環境下學習,同學便能發揮興趣所在。
升學以外,在臺灣讀書也能學習到更多課程外的事物,體驗更多未知的領域。雨文在大三時候參加了一個手工皂師的課程,為期三至四個月,地點卻在偏遠大學位置的台中進行。初時她都會擔心自己能否堅持完成課程,畢竟車程頗長,又佔用課餘時間,但因為對手作的熱愛,最後都順利完成並獲得證書。當雨文把製成的肥皂分發給老師同學,讓她充滿成就感。
「正如開始所言,我希望將來從事文字相關的工作,同時我也喜歡手作,因此未來一定會將文字和手作結合在一起,創立自己的夢想。」雨文表示,臺灣發展及生活的步調都沒有香港急促,但正因如此,也更有利個人在臺灣發展,一來較適合自己,二來能夠慢慢發揮所長,認清自己需要或不足的地方。
給中學畢業生的建議
「大學的生活讓我變得多姿多彩,興趣多了,見識也多了,大家也要好好考慮清楚,為自己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最後,雨文勸勉想赴臺升學的同學,不要先把注意力集中在選甚麼大學,而是留意甚麼學系才是最適合自己。
補充資料
姓名: 梁雨文 就讀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本科專業: 中國語文學系 年級: 四年級 入學年份: 2018年 入學途徑: 海外聯招,聯合分發 |
- JUPAS|步入元宇宙時代 浸大推四個全新跨學科課程 推動藝文與科技結合
- 中銀香港考生資助計劃 助400位視障及低收入家庭考生免費參加模擬文憑試
- DSE2022| 疫下順利完成文憑試筆試
- 【溫習技巧】提升學習效率 高中學生6種學習能力